输尿管结石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20)

引用 11|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输尿管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上以继发性输尿管结石最为多见,大多为由无机盐或有机物沉积形成的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因留滞或嵌顿在输尿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而形成.其成分以草酸钙为主,碳酸盐、尿酸盐等成分的结石次之,胱氨酸结石属家族性遗传疾病,故较为罕见[1-3].形成泌尿系结石的因素多为代谢紊乱,局部解剖因素、感染、异物,药物相关因素.随着人们生活规律、运动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医疗影像技术的进步,输尿管结石患者人数日益增加[4].中医学认为输尿管结石可归属于"腰痛""腹痛""淋证""石淋""热淋""血淋"等范畴,与感受外邪、七情内伤、饮食失调、劳欲过度、病理产物等因素相关,常见湿热蕴结下焦,聚湿生痰,灼伤肾阴,致膀胱气化不利,病理产物代谢失常,沉积而成砂石.中医常用治疗方法为清热通淋、燥湿化瘀、利尿排石[5].中医中药在防治输尿管结石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研究综述如下.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