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的孕甾烷酯类化合物的寻靶研究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9)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探索具有增敏紫杉醇、阿霉素等药物抗肿瘤作用的天然C21甾体酯类化合物11α-O-苯甲酰-12β-O-乙酰-通光散苷元乙(BAT)的抗肿瘤增效作用的分子靶点.方法 基于计算机虚拟技术,以BAT作为配体,选取14个具有晶体结构的细胞色素P450(CYP)代谢酶作为受体蛋白;采用SYBYL分子对接方法,以Total-Score和C-Score打分为标准,筛选出打分最高的蛋白;观察其MOLCAD展示的蛋白的表面疏水区域和氢键供体与受体区域,借助Discovery Studio 2016版软件分析其相互作用力,预测两者间的结合模式.将BAT/阳性对照(酮康唑)与肝微粒体CYP3A4及探针底物共孵育,采用LC/MS技术分析BAT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分子对接分析可见BAT与5个靶蛋白CYP3A4、CYP1B1、CYP2C8、CYP2D6和CYP2E1结合,具有较高的Total-Score和C-Score打分值;BAT可以通过多种分子间作用力稳定地结合在受体蛋白的活性位点.体外生物活性试验表明,BAT对肝微粒体CYP3A4呈较强抑制作用,以睾酮为底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1μmol·L-1(加NADPH)或1.66μmol·L-1(不加NADPH).结论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C21甾体酯类化合物BAT能够与5种CYP结合,调节其酶活性,影响作为代谢酶底物的紫杉醇、阿霉素等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对肿瘤化疗药物的药效产生影响.生物活性实验证实了BAT对CYP3A4的显著抑制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