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针刺对大鼠颈部韧带慢性劳损影响的比较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慢性劳损型韧带损伤的影响,比较不同角度针刺的效果差异,总结出较好的针刺方案,为颈椎病初期以韧带慢性劳损为表现的治疗提供可参依据,为不同组织的针刺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将大鼠颈部脱水造成椎体关节失稳并施加作用力持续牵拉,使颈后肌群长期处于异常应力作用而出现韧带损伤,拍X光片观察韧带钙化点及慢性劳损程度.采用不同角度的排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在光镜下观察大鼠颈部韧带的病理变化并对成纤维细胞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脱水和持续牵拉造成的异常应力作用可使韧带慢性劳损,X光片上显示大鼠韧带纹理不同程度增粗并伴隐约钙化点;针刺可明显改善韧带组织的损伤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成纤维细胞数量平刺和斜刺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以平次最优(P<0.01).结论:针刺对于颈部韧带慢性劳损有一定作用,平刺和斜刺对于韧带损伤的改善明显,以平刺最优.不同组织需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和针刺角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初期病理变化的作用,“未病先防”.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