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

引用 1|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49例,依据肝细胞脂肪变程度进行分组,F1组(5%~30%肝细胞脂肪变)160例,F2组(30%~50%肝细胞脂肪变)101例,F3组(50%~75%肝细胞脂肪变)56例,F4组(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32例四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准确测量计算BMI,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血清HBV-DNA.结果: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中BMI正常93例、偏胖128例、肥胖84例、重度肥胖44例;HBV-DNA 103~104 IU·mL-193例,105~106 IU·mL-1 52例、107~108 IU·mL-1 102例、>108 IU·mL-1102例.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BMI呈正相关(r=0.678,P<0.05),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HBV-DN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与BMI呈正相关,与HBV-DNA水平无相关性,建议在抗乙肝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减轻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有望能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临床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