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骨科理念辅助椎弓根置钉在寰枢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19)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用于寰枢椎不稳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病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上模拟置钉,获取最佳置钉点、置钉角度等个体化置钉数据,并于术中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通过CT扫描评价置钉准确性,测量术前、术后患者寰齿间隙判断寰枢椎复位情况,测量颈延角评价脊髓压迫改善情况,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判断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稳定性、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采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复位及内固定效果满意.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1枚,其中29枚完全在椎弓根内,置钉准确率为93.5%.寰枢椎较术前明显复位,术后寰齿间隙、颈延角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