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交变磁场刺激对缺铁性贫血大鼠贫血改善的作用研究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18)

引用 0|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明确低频正弦波交变电磁场对缺铁性贫血大鼠贫血改善的作用效果, 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断乳的SPF级Sprague-Dawley (SD) 大鼠, 共36只, 随机的等分为空白对照组 (n=12) 、缺铁性贫血组 (n=12) 和缺铁性贫血+电磁场刺激组 (n=12).缺铁性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电磁场刺激组的大鼠饲养以低铁饲料和去离子水, 每周尾静脉放血1 m L.空白对照组大鼠饲养以常规饲料和普通蒸馏水, 且不予尾静脉放血.对缺铁性贫血+电磁场刺激组的12只大鼠施加全身低频交变电磁场刺激, 每天刺激2小时, 连续刺激10周.实验结束后提取大鼠血液样本, 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进行测定全血血红蛋白含量, 使用专用试剂盒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提取肝脏和脾脏组织, 对肝脏铁和脾脏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全身暴露低频交变电磁场刺激显著提高了缺铁性贫血大鼠体重 (P<0.05), 提升了其血清铁含量 (P<0.05), 显著提高全血血红蛋白含量 (P<0.05), 并显著降低了缺铁性贫血大鼠血清总铁结合力 (P<0.05);同时, 电磁刺激也显著提高了缺铁性贫血大鼠肝脏铁和脾脏铁含量 (P<0.05).结论:交变电磁场作为一种经济、安全、无创的物理作用方式, 具有较为显著的缺铁性贫血的改善效果.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