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新确诊男男同性性接触者HIV-1感染者毒株基因型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Viral Diseases(2018)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新确诊男男同性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 HIV-1感染病例的毒株基因型特征.方法 收集2012-2015年新确诊且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抗凝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从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法扩增gag和env基因.采用MEGA7.0软件构建gag和env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基因型特点.结果 共收集148例MSM HIV-1感染者样本,均获得gag和env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中CRF01_AE亚型108例,占73.0%;B亚型19例,占12.8%;CRF07_BC12例,占8.1%;独特重组型9例,占6.1%.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群体的标本中,CRF01_AE均为优势基因型.在CRF01_AE毒株中,98.1% (106/108)与我国MSM人群参考株成簇,1.9% (2/108)与泰国及我国西南地区异性传播参考株成簇.77.8% (7/9)的独特重组型毒株来自20~40岁群体.2012年开始出现gag和env基因间重组亚型,2014年发现gag基因内重组亚型,2015年出现基因内和基因间均发生重组的复杂亚型,尚未发现env基因内重组毒株.结论 哈尔滨市2012年至2015年新确诊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HIV-1感染病例中流行毒株基因型较复杂,CRF01_AE亚型毒株一直是本地区的优势毒株,同时,基因间和基因内重组毒株已出现.因此,加强MSM人群新发感染病例的实时监测,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