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与病原学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Viral Diseases(2017)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15年度内蒙古地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内蒙古地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接种马丁达比犬肾细胞(Madin-daiby canine kidney cells,MDCK)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后的毒株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hemagglutination test,HA)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oin test,HI)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2013-2015年,内蒙古地区流感病例占同期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比例(ILI%)为1.76%~ 2.93%,平均为2.33%.对ILI病例采集鼻咽拭子标本23 721份,阳性标本数2 277份,阳性率9.60%.ILI病例数和ILI%均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有明显的冬春季高峰.0~岁组和5~岁组ILI构成比高于其他各年龄组.2013-2015年度各型别流感病毒均有检出,季节性H1只在2013年以较低构成比出现,之后再无检出;新甲型H1构成比逐年下降,季节性H3构成比逐年上升,取代新甲型H1成为新的优势株;乙型流感病毒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与季节性H3形成混合流行态势.结论 2013-2015年内蒙古地区ILI发病高峰为每年的冬春季,ILI监测结果和病原学监测结果特征基本一致,加强监测对于辖区内流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