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来源的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2020)

引用 1|浏览18
暂无评分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在内的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1-12],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逐渐对其失效,使得细菌耐药形势越发严峻.并且治疗这些耐药菌感染的抗生素研发进展缓慢,1970 年至今,仅有 5 种新类型的抗生素上市,包括 2000 年上市的噁唑烷酮类药物利奈唑胺(linezolid)[13-14]、2003 年上市的环脂肽类药物达托霉素(daptomycin)[15-16]、2007 年上市的截断侧耳类药物瑞他帕林(retapamulin)[17]、2012 年上市的二芳基喹啉类药物贝达喹啉(bedaquiline)[18]和 2014 年上市的迪拉马尼(delamanid)[19-20].对已有抗生素的改造是药物研发的另一种常用策略.例如,2018 年上市的 plazomicin[21]是西索米星(sisomicin)[22]的衍生物,在 2016 年 12 月其临床 III 期结果达到了 FDA 设定的,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试验中非劣效于美罗培南的试验目标,并且达到了欧 洲药监局 EMA 对复杂性尿路感染和急性肾盂肾炎临床 III 期试验设定的优效试验终点.与西索米星相比,这类药物安全性更好,且可避免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对其进行修饰,但仍无法有效克服耐药菌已有的耐药 性,plazomicin 对于部分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128 μg/ml.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