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空细胞的本质及尖锐湿疣病理诊断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200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尖锐湿疣比较确切可行的病理诊断标准.方法采用HE、HPV-CAg免疫组化、HPV-DNA原位杂交组化染色和超薄切片等方法检测50例尖锐湿疣;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对20例尖锐湿疣进行观察.结果鳞状上皮呈尖细的乳头状增生,角化不全和乳头纤维轴索中毛细血管丛状增生,棘层中上部和颗粒层有多少不等的挖空细胞,单个散在、成群或广泛分布,胞质空亮,核皱缩成星形或毛虫样,无炎细胞反应.原位杂交组化HPV-DNA的阳性细胞比免疫组化HPV-CAg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及光镜、电镜观察,显示所有的挖空细胞均呈现细胞凋亡变化.结论尖锐湿疣挖空细胞是由HPV所引起的凋亡细胞.从形态学上确认其凋亡特征即可确定尖锐湿疣的诊断,角化不全和乳头间质血管丛状增生可作佐证.难以确认挖空细胞的疑难病例,可采用原位杂交组化技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