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特殊状态下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20)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可获得良好的关节软骨再生,但多为生理状态下小面积缺损的单纯修复.然而临床上的软骨缺损常伴随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础疾病,且缺损的位置、范围、深度均不确定,给软骨组织修复带来了很大挑战.目的:总结不同位置和炎症状态下软骨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 defect regeneration,osteochondral,growth plate,weight-bearing area,inflammatory",中文检索词为"关节软骨缺损,骨软骨,生长板,负重区,炎症",检索建库至2019年3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9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6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针对各种特殊状态下的关节软骨缺损,其修复目标和策略是不同的:全层软骨和骨软骨结构缺损多采用具有多层结构的支架,旨在修复软骨特有的分层结构及软骨下骨结构,同时避免新生软骨内异位骨化的问题;生长板缺损的修复关键在于避免长骨成熟后发生畸形,因此在修复支架内应添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发生形态蛋白7等生长因子,以持续刺激生长板的修复并发挥骨生长的生理功能;负重区软骨修复则需要修复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负重时不会发生严重形变及结构破坏,同时新生的软骨组织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以支撑持续的纵向压力和磨损;炎症状态下的软骨缺损则要同时治疗炎症与软骨缺损,间充质干细胞的引入可同时发挥免疫调节及组织再生功能,以使疾病达到彻底治疗的目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