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复层产黏液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2020)

引用 4|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ISMC和1例单纯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SMILE),并结合相关文献对ISMC和SMIL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HPV基因分型及临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肿块切面多为灰白、灰黄色,实性,质中或稍硬.镜下ISMC肿瘤细胞排列呈复层,巢团状、实性片状,无明显腺样结构,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胞质内含多少不等的黏液,瘤巢中央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16、CK7弥漫强(+),CEA、IMP3(+),CK5/6局灶(+),Ki-67增值指数25%~ 70%;p40、ER及PR(-).HPV检测显示,1例为高危型HPV-16(+),3例为高危型HPV-18(+),余1例未进行检测.结论 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具有特征性组织学改变的浸润性癌,发病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目前研究认为,属于浸润性腺癌的特殊类型,治疗和预后与普通型腺癌相同.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