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三维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2019)

引用 4|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在管壁重构、强化程度方面的差异,确定斑块易损性的影像学标志.资料与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拟行头部加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疑似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4例,注入对比剂前后分别加扫3D-T1-SPACE序列.44例患者中,急性脑梗死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例,无症状者15例.进一步将斑块分为责任斑块和非责任斑块,比较两种类型斑块在管壁重构模式与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44例患者发现47枚斑块,其中责任斑块21枚,非责任斑块26枚.5枚责任斑块及7枚非责任斑块所在管壁出现正性重构,两者发生正性重构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9,P=0.808);但责任斑块的斑块负荷高于非责任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P<0.001).所有21枚责任斑块及23枚非责任斑块出现强化,两者出现强化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8,P=0.108);但责任斑块的强化程度高于非责任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P<0.001).结论 斑块强化程度可作为斑块易损性的影像学标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