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改良Kleinert支具后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1)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改良Kleinert支具后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69指按收治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15例30指,施行的支具设计方案为目前流行的Kleinert支具方案,即装配动力性腕背侧低温热塑支具,将腕关节固定于屈曲45°,掌指关节屈曲70°,指间关节伸直;观察组15例39指,施行的支具设计方案是对Kleinert支具进行了改良,即装配动力性腕背侧低温热塑支具,将腕关节的屈曲角度加大到70°左右,使掌指关节伸直位,指间关节伸直位.两组患者均在支具保护下通过连接于患指指甲与前臂近端间的橡皮筋进行被动屈、主动伸直至挡板的动作,每小时15次.经6周康复治疗后,采用国际手外科学会推荐的肌腱总主动运动度测定(TAM)评定方法评估每组患者的肌腱功能.结果 康复治疗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间的TA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屈指肌腱均为优和良,优良度达100%,而对照组的优良度为67%,两组间的优良率经x2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进Kleinert支具后患者早期TAM评定优良率较高,改进Kleinert支具的康复方案对改善手屈指肌腱的功能是可行的.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