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锻炼及心理护理对颌面畸形术后患者呼吸、心理的影响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2020)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锻炼及心理护理对颌面畸形术后患者呼吸、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严重颌面部畸形患者132例,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呼吸锻炼组(45例)与联合组(44例)。所有患者均行颌面部正畸术,术后给予三组患者祛痰、吸氧等基础对症支持治疗,指导呼吸锻炼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联合组患者在呼吸锻炼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护理,连续干预7 d。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干预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对三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三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在进行呼吸锻炼及心理护理前FEV1、FEV1%与FEV1/FVC无明显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干预后呼吸锻炼组及联合组患者FEV1、FEV1%与FEV1/FVC较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呼吸锻炼组及联合组呼吸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呼吸功能为Ⅲ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联合组无焦虑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可能焦虑及焦虑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联合组无抑郁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可能抑郁及抑郁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及呼吸锻炼组,呼吸锻炼组及联合组患者ADL评分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呼吸锻炼及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颌面畸形术后患者肺功能参数及呼吸功能,减少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行为能力。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