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二次中毒的实验研究

Journal of Clinical Emergency(2018)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通过大鼠实验明确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能否导致二次中毒,为临床正确诊治疑似二次中毒的案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定基础染毒剂量;并对大鼠给予溴敌隆基础染毒剂量染毒后,分别于第1、3、7、10、14天进行血溴敌隆浓度及出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根据检测结果选定二次染毒采血时间;然后取不同染毒剂量中毒大鼠腹部肌肉,分别对加热前后肌肉进行溴敌隆浓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定所用肌肉;随后进行二次染毒实验,将所选染毒大鼠加热和未加热肌肉研磨、匀浆后,分别给大鼠灌胃,于二次染毒后第1、3天进行血溴敌隆浓度及出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大鼠溴敌隆基础染毒剂量为0.5 mg/kg;基础染毒剂量染毒后第1、3天引起出凝血功能异常程度最大,其中第1天的PT为(147.220±21.406)s,第3天的PT为(90.610±63.950)s,第1天的PTA为(5.330±1.033)%,第3天的PTA为(8.570±2.5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溴敌隆染毒后,对同时间所得大鼠腹部肌肉进行检测,发现大鼠染毒浓度越高其肌肉内检测到的溴敌隆浓度越高;对于相等浓度染毒,同时间所得大鼠腹部肌肉进行检测后,发现加热后肌肉内溴敌隆的浓度较加热前高;大鼠溴敌隆二次染毒后出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且血中未检测到溴敌隆.结论:摄入经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染毒大鼠的肌肉(无论加热与否)引起大鼠二次中毒可能性极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