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临床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20)

引用 0|浏览1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10日至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13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治愈组69例,死亡组44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等,分析组间差异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3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为(58.6±15.9)岁,男性68人,女性45人.死亡组患者较治愈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合并症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死亡组更多表现为双肺的弥漫病变(P<0.05).在实验室检查中,死亡组患者较治愈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在炎症相关指标中,死亡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D-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 2 receptor,IL-2R)、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高于治愈组患者(P<0.01).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D-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其他指标,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0.2%,是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高龄、男性、有合并症的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更大;CRP、D-D二聚体、IL-2R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均提示预后不良;D-D二聚体对于患者预后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更有助于判断患者转归,指导治疗.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