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并发症的诊治:附16例次报告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4)

引用 0|浏览2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并发症的特点以及如何早期诊治以减少移植物功能失缺.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 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1 185例肝移植患者(共1210例次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术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共发生16例次肝移植术后流出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其中下腔静脉狭窄7例次,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狭窄6例次,肝静脉流出道梗阻3例次.7例次下腔静脉狭窄中有6例次通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与支架留置)治疗后完全治愈,随访至今除1例次因肝癌复发病死,其余患者未出现移植物功能失缺.6例次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狭窄患者中有5例次留置支架,其中1例次因生长发育造成下腔静脉内支架脱落及肝左静脉内腔再次狭窄,导致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而病死;其余4例次恢复良好.3例次肝静脉流出道梗阻患者中有2例次经肝右静脉内留置支架后恢复正常.结论:患者在肝移植术后如出现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需行彩色多普勒B超、增强CT及CT血管成像、介入下血管造影,以判断有无流出道并发症.在介入下置入金属支架是目前治疗肝移植术后流出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