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KIM-1和NGAL在评估慢性肾脏病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作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19)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测定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尿液中的肾损伤分子-1(KIM-1)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评估KIM-1及NGAL在CKD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2-9月诊断为CKD的患者作为分析样本,同时,通过肾脏病理组织检查将其中确定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患者103例设为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肾小管间质病变进行半定量分级,并参照Banff病理评价标准将患者细分为3个不同的试验组,即重度 、轻-中度和轻度损伤组.同时选取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7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尿KIM-1以及NGAL的水平,收集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包括血红蛋白 、24 h尿蛋白定量等,评估KIM-1与NGAL与各项指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3个不同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年龄 、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KIM-1在健康对照组与轻度损伤组,轻-中度损伤组与重度损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之间通过对比发现基本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轻-中度损伤组 、轻度损伤组的尿NGA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剩余两组之间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尿KIM-1与eGFR(r=-0.33,P=0.001)、血红蛋白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5,P=0.01);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r=0.60,P<0.001)、胱抑素C(r=0.26,P=0.01)等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尿NGAL与eGFR(r=-0.64,P<0.001)、血红蛋白(r=-0.43,P<0.001)呈负相关性.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r=0.76,P<0.001)、肌酐(r=0.63,P<0.001)、尿素氮(r=0.62,P<0.001)、胱抑素C(r=0.37,P<0.001)呈正相关性.尿KIM-1诊断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最佳临界点为2.13 ng/mL,而尿NGAL曲线下面积为0.97,最佳临界点为4.62 ng/mL.尿KIM-1在轻度损伤组的ROC曲线下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8% 、68%,而曲线下面积为0.80,但是,尿NGAL曲线下面积为0.94,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88%.结论 尿KIM-1与尿NGAL测定均可以评估CKD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而NGAL对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尤其针对早期损伤具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