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儿丙戊酸治疗后血液氨基酸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ournal of Modern Laboratory Medicine(2017)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癫痫患儿经单独使用丙戊酸(VPA)治疗前后血液中氨基酸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血液氨基酸变化的原因,以便进一步为临床监测VPA肝毒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疾病组选自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VPA治疗监测的癫痫患儿178例,对照组选自同时期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表观健康儿童178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和肝肾功能指标结果.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患儿VPA的血药浓度,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患儿血液中氨基酸的浓度.比较疾病组VPA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之间氨基酸的水平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PA治疗前、后患儿的尿素和肌酐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87~0.970,P>0.05).但肝酶谱的变化较大,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VPA治疗后癫痫患儿的ALT,AST和γ-GT水平显著增高(F=3.547~16.181,P<0.05).与对照组和VPA治疗前相比,经VPA治疗后的癫痫患儿血液中Cys,Gln,Glu,Gly,Leu和Ly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9~71.896,P<0.05),Cys,Gln,Glu,Gly和Lys明显升高,而Leu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LT,AST和γ-GT的升高预示着VPA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致肝损伤的作用.在VPA肝毒性作用的早期,患儿血氨基酸水平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血氨基酸可能是反映VPA肝毒性比较敏感的指标.定期检查VPA治疗后患儿的血氨基酸谱的变化情况,可能对临床监测VPA导致的肝毒性具有一定意义.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hildren,epilepsy,valproate,amino acid,hepatotoxicit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