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6例临床疗效分析)

Diagnostic Imaging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7)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PMA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PMAT的36例NSCLC患者,分为直径3 cm及以下组(小病变组,19例),直径3~5 cm组(中病变组,11例)和直径大于5 cm组(大病变组,6例),按照RECIST标准对肿瘤的局部疗效进行评价,随访3~50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期,并比较不同肿瘤直径患者微波消融术后1年、2年、3年和4年生存率差异.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微波消融术,所有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24个月内,患者肿瘤局部进展率为27.8%,小病变组和中病变组局部进展率无统计学差异(21.5% 比21.7%,x2=0.036,P=0.850);大病变组局部进展率明显高于直径≤5 cm患者(x2=4.360,P=0.037;x2=3.996,P=0.046).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7个月,1~4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5.6%、36.1%和19.4%;小病变组与中病变组中位生存时间均为36个月,1~4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89.5%、63.2%、47.4%、26.3% 比81.8%、54.5%、45.5%、22.7%,x2=0.045,P=0.832);大病变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其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3.3%明显低于小病变组和中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58,P=0.005;x2=4.494,P=0.034).微波消融术中及术后1个月无患者死亡,未见针道内出血、胸腔内出血和针道肿瘤种植转移情况.消融后综合征是最常见并发症(9例),其次为微波消融术中局部疼痛和热感(7例),4例患者术后胸部CT扫描发现轻度气胸.结论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 NSCLC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望成为肿瘤直径≤5 cm 的不可手术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