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Pain Clinic Journal(2019)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开胸术后患者肋间神经痛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中山医院常规后外侧标准开胸切口术后出现肋间神经痛患者56例,年龄45~76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口服药物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静脉泵止痛3d,撤去镇痛泵后如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4,口服药物组给予氨酚羟考酮1片,每次给药间隔6h;联合治疗组则根据患者受累肋间神经节段,采用肋角处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时间为1次/3d,从第2周起改为1次/周,共治疗4周,治疗期间如患者VAS评分≥4,则给予氨酚羟考酮1片,每次给药间隔6h.记录治疗前1d及治疗1周、4周、90 d时患者VAS评分,记录治疗4周及90 d时患者使用氨酚羟考酮的总量,记录患者肋间神经阻滞和口服氨酚羟考酮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1周、4周、90 d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口服药物组(3.8±0.7比5.2±0.9,2.1±0.5比4.1±0.6,1.6±0.5比3.2±0.6,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90 d时氨酚羟考酮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口服药物组(705±163比1308±232,1965±487比4098 526,P<0.05);治疗1周、4周、90 d时联合治疗组VAS评分0~3的患者分别为15例(54%)、22例(79%)、26例(93%),远高于口服药物组5例(18%)、12例(42%)、20例(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见与肋间神经阻滞有关的气胸及局麻药中毒反应.治疗4周内两组均未见头晕不良反应,口服药物组恶心呕吐54例次,便秘208例次,联合治疗组恶心呕吐12例次,便秘60例次.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开胸术后患者肋间神经痛,可明显减轻疼痛,减少氨酚羟考酮使用剂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该方法安全有效.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