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例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18)

引用 1|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6例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为提高临床对先天性神经梅毒的认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6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6例,均行腰椎穿刺并发现脑脊液异常,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临床转归.结果 (1)临床表现:4例患儿出现皮疹,多为圆形皮疹,伴或不伴脱皮;无一例患儿出现发热、抽搐、黄疸、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2)实验室检查:6例患儿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1例,脑脊液蛋白含量(+)2例,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2例;轻中度肝功能异常5例,胆红素指标临界异常3例,贫血3例.(3)影像学表现:3例经骨X线检查发现四肢长骨异常,1例经颅脑CT检查发现脑白质密度减低.(4)治疗及临床转归:4例患儿给予水剂青霉素G治疗,后症状改善,预后良好;1例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血RPR滴度不降反升;1例患儿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症状改善.结论 先天性神经梅毒在临床上较少见,多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常无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TPPA阳性对先天性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较高,其治疗首选水剂青霉素G或头孢曲松,不建议使用红霉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