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替罗非班对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疗效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2018)

引用 6|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低剂量替罗非班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陆军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的老年女性患者共87例,年龄(68.3±7.5)岁.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41)和低剂量组(n=46).两组于PCI前均静脉注射替罗非班25 μg/kg,之后持续静脉滴注12 h,常规组0.15 μg/(kg·min),低剂量组0.05 μg/(kg·min).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急诊PCI.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主要终点为院内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大出血发生率;次要终点为PCI术后即刻冠状动脉TIMI血流3级比例及随访期间小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血液及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分布、平均置入支架数量和长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比例分别为78.1%和7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与常规组比较,低剂量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1.7% vs. 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出血发生率为8.7% vs. 14.6%,小出血发生率为13.0% vs. 31.7%.MACE发生情况,常规组18例(43.9%),低剂量组19例(41.3%).采用log-rank检验对两组无MACE生存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结论 对于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时使用低剂量替罗非班,即刻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及术后12个月MACE发生率同常规剂量相当,但显著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