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量指数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 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2018)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中国脑卒中管理质量评估登记研究(China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roke Care and Treatment)数据库中TOAST分型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3410例,其中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 182例、正常体质量组(BMI 18.5~23.9 kg/m2)1639例、超重组(BMI24.0~27.9 kg/m2)1212例和肥胖组(BMI≥28.0 kg/m2)377例.终点事件包括12个月时全因死亡、死亡或严重残疾、感染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结果 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低体质量组12个月时累计全因死亡率升高(19.1% vs6.7%,P<0.01),超重组和肥胖组变化无显著差异(6.0%和3.8% vs 6.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正常体质量组为参照,低体质量组12个月累计全因死亡(HR=1.91,95%CI:1.22~2.98,P=0.004)、12个月时死亡或严重残疾(OR=1.50,95%CI:1.05~2.14,P=0.026)及感染并发症(OR=1.92,95%CI:1.21~3.06,P=0.006)的风险更高,脑卒中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发生上述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显著差异.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低体质量伴随脑卒中预后不良风险升高,但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无显著改变.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