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纠正心肌缺血对接受血管重建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wf(2016)

引用 0|浏览1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冠心病患者是否针对心肌灌注显像(MPI)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均接受了血管重建术(RVS),比较其预后的不同,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得到完全血管化治疗的预后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不同影像技术对指导RVS治疗方案制定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07-10至2010-12期间在阜外医院行MPI提示有心肌缺血,并在3个月内在我院接受RV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共202例患者入选,根据CAG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血管化组(CAGCR组,n=99)和不完全血管化组(CAGIR组,n=103)。根据MPI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否均接受RVS,分为心肌缺血完全纠正组(MPICR组, n=112)和心肌缺血不完全纠正组(MPIIR组,n=90)。死亡为第一随访终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再次RVS)为第二随访终点。随访时间为(46±21)个月。
  结果:CAGCR组的死亡率低于CAGIR组[4.0%(4/99)vs 11.7%(12/103),P=0.025],CAGCR组与CAGIR组的MACE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15/99)vs 18.5%(19/103),P=0.28]。MPICR组的死亡率[3.6%(4/112)vs 13.3%(12/90),P=0.005]和MACE发生率[12.6%(14/112)vs 22.6%(20/90),P=0.004]均明显低于MPIIR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PI指导下的心肌缺血纠正不完全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危险比(HR)=4.02,95%可信区间(CI):1.13~12.55,P=0.017]和预测MACE的唯一独立危险因子(HR=2.67,95% CI:1.31~5.40,P=0.006)。
  结论:对有心肌缺血接受RVS的冠心病患者,应该重视针对心肌缺血节段所对应的“罪犯血管”早期进行完全血管化治疗,达到完全纠正和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ngiography,cardiovascular,Tomography,emission-computed,single-phot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Progno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