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白细胞微粒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比较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2020)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白细胞微粒对于巨噬细胞亚型M1和M2的影响.方法 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为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提取巨噬细胞微粒(M-MPs)与泡沫细胞微粒(FC-MPs),将两种微粒分别加入巨噬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微粒的大小;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粒与巨噬细胞的结合状态;最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M-MPs与FC-MPs分别诱导巨噬细胞后M1和M2亚型百分比.结果 在细胞数相同的条件下,泡沫细胞产生的微粒数明显增多,大约是巨噬细胞产生微粒数的2倍(P<0.05).镜下可见,两种微粒均与巨噬细胞接触或进入巨噬细胞内.与对照组相比,M-MPs与FC-MPs均可导致巨噬细胞向M1亚型极化;高浓度FC-MPs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且M1/M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MPs有降低M2亚型和M1/M2比值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微粒均能与巨噬细胞结合,将巨噬细胞向促炎性转化,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相同条件下,泡沫细胞能够比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FC-MPs,后者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向抗炎型极化,加重促炎/抗炎的失衡.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