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2012)

引用 1|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缺血性肠病的一种,它是由肠道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血性疾病,总病死率为60%~80%[1],由动脉原因所致的AMI更为常见.按病因可将AMI分为4类.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占40%~50%,为其最常见的原因.②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占25%~30%,几乎所有患者皆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③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约占25%,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可高达70%[2].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约占5%~15%,主要发生在肠系膜上静脉,很少发生于肠系膜下静脉.AMI的医院内病死率可达59%~93%,早期诊断和快速恢复肠管血循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4].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