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对中医食疗"知、信、行"的质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2019)

引用 1|浏览24
暂无评分
摘要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高危人群筛查、定期体检、诊断技术提高等,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肾功能逐渐降低,最终将发展成为肾衰竭. 因此,尽早诊断、干预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通常采取药物、饮食、运动指导来进行干预[2~4] ,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饮食管理可有效延缓CKD的病程进展[5]. 中医食疗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历史悠久,在治疗水肿、尿浊、关格等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中医食疗疗效显著[6] ,同时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追求. 但在随访中发现,CKD患者对中医食疗的落实情况不太乐观,本研究旨在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获知患者中医食疗的落实情况,探讨他们对中医食疗的认知、信念、行为现状,为医护人员进行中医食疗宣教方法改进提供方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