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5%罗哌卡因不同注射速度对后入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2020)

引用 3|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0.375%罗哌卡因不同注射速度对超声引导下后入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拟在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Dixon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5~7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侧注射速度40 ml/min组(H组)和每侧注射速度20 ml/min组(L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腰方肌阻滞,H组和L组每侧分别以40 ml/min和20 ml/min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记录术后4、8、12、24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舒芬太尼用量、补救性镇痛例数.记录内脏损伤、局麻药中毒、穿刺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L组比较,H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延长(P<0.05);术后4、8、12、24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性镇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无内脏损伤、局麻药中毒、穿刺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后入路腰方肌阻滞中,0.375%罗哌卡因注射速度40 ml/min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20 ml/min.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