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急性或亚急性期带状疱疹中的镇痛作用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2020)

引用 1|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法,纳入胸背部带状疱疹患者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50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6例.E组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注射0.4%罗哌卡因20 ml,C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 ml,连续3 d.记录末次治疗后1个月疱疹部位疼痛的发生情况和静息和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ID?pain量表和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分.记录末次治疗后第4周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E组末次治疗后1个月疱疹部位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末次治疗后1个月静息时VAS疼痛评分、ID?pain量表评分、SF?MPQ的疼痛总分及情感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末次治疗后第4周羟考酮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竖脊肌平面阻滞可明显减轻急性或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治疗30 d后的疼痛,并减少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