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椎间高度指数、椎间角度及腰椎前凸角度的研究分析

Orthopaedic Biomechanics Materials and Clinical Study(2018)

引用 3|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测量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椎间高度指数(IHI)、椎间角度(IVA)及腰椎前凸角(LL),分析其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腰腿痛就诊于西京医院骨科门诊患者.其检查结果提示腰椎无明显异常且各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P-c)为Ⅰ级和Ⅱ级,共纳入303人.将其按年龄分为五组:青年组(20~29岁),青中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中老年组(50~59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测量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IHI从L1-2向下逐渐增加,L5-S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P-c分级Ⅰ级和Ⅱ级之间,在相同节段I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从L1-2向下逐渐增加,L5-S1节段达到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IVA在L2-3、L3-4、L4-5节段及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1-2、L5-S1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影像学正常人群腰椎各个节段IHI、IVA及LL的正常值范围.在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变的情况下,腰椎椎间高度指数保持相对稳定,不随年龄、性别的变化发生变化.腰椎各节段IVA及LL随年龄改变发生改变,自进入青中年组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角度逐渐增大.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