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假体轻度上移放置的中长期疗效

Chinese Journal of Joint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2019)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真臼范围内以及适度上移放置对患者功能和假体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的纳入标准: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排除标准:失访或随访资料不全;同期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2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其中失联及不能完成随访各1人,实际纳入随访24例,男5例,女19例;术时年龄36~80岁,平均(62±11)岁.左髋7例,右髋17例.其中Crowe I型10例、Ⅱ型8例、Ⅲ型6例.长期随访分别评估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并行骨盆正位、患侧股骨正侧位X线片检查评估假体情况,年龄、随访时间、评分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分别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本次随访时间平均(80±23)个月.至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平均评分由术前(43±13)分提高至(91±13)分(Z=-5.867,P=0.000),而WOMAC骨关节炎指数由术前(58±13)分降至(10±4)分(Z=-5.957,P=0.000).术前患肢与对侧比较平均短缩(10±5)mm,术后患肢短缩减小至(5±4)mm(Z=-4.525,P=0.000).末次随访患者未出现影像学上髋臼和股骨假体松动及下沉.髋臼假体上移距离为3~15 mm,其中髋臼假体上移0~5 mm者8例,上移6~10 mm者7例,上移11~15 mm者9例.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Harri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arris:Z1=-3.366,Z2=-5.355,Z3=-3.524;WOMAC:Z1=-3.602,Z2=-3.144,Z3=-3.373;均为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采用放置在真臼范围内或者小于15 mm的适度上移放置,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中长期疗效.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