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过程发生氧合器假性氧合不良的识别与处理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Operative Surgery(2020)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接受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过程中发生氧合器假性氧合不良的处理.方法 1例患者清醒、自主呼吸、因心衰以"心肌炎"于外院行静脉-动脉(V-A)ECMO治疗60 h后完善彩超等检查,怀疑"马凡综合征"转入我科,ECMO辅助至第70 h患者自述呼吸困难,痰多,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性下降至89%,调节ECMO氧浓度至100%后监测氧合器后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为92 mmHg,怀疑氧合器"假性氧合不良",于氧合器动、静脉段先后使用分流量为0.7 L/min和1.4 L/min的旁路处理,并适当安抚患者,辅助至第94 h确诊主动脉夹层后,于急诊下行Bentall+二尖瓣成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ECMO总辅助时间94 h,其中院外60 h,院内34 h,平均血流量为3.5 L/min,平均氧浓度为60%,辅助至第70 h出现假性氧合不良,经处理后患者SpO2上升至100%,患者诉症状减轻,外科手术顺利,术毕顺利脱离心肺转流,经评估无需继续ECMO辅助,术后28 h苏醒,50 h脱离呼吸机,10 d后康复出院.结论 熟悉插管、氧合器等参数有助于鉴别ECMO辅助过程的"假性氧合不良"现象,避免更换氧合器,节约医疗成本的同时保障了患者安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