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路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20)

引用 2|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视路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并经病理学证实的32例儿童视路胶质瘤患儿的临床资料。32例患儿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中19例采用经纵裂入路,11例采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例采用经翼点入路,1例采用经右额叶皮质造瘘入路。其中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结合术中神经导航辅助手术16例。术后定期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以观察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32例儿童视路胶质瘤患儿的中位就诊年龄为2岁(6个月至9岁6个月)。其中22例有眼科症状,16例有颅高压症状,6例出现极度消瘦。肿瘤近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2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例,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23例。术后1例行化疗辅助放疗,4例单纯行放疗,23例单纯行化疗,余4例患儿术后未行化疗和放疗。32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年(2个月至4年),其中6例患儿术后出现肿瘤进展,死亡2例。结论:儿童视路胶质瘤患儿的临床表现以眼科症状为主,可伴有颅高压症状,部分患儿表现为极度消瘦;治疗应采取手术和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术后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应注意保证患儿的生存质量。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