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a期肾恶性肿瘤大小与预后不良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2019)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T1a期肾肿瘤大小与预后不良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东院)收治的1 703例肿瘤直径<4 cm的T1a期肾肿瘤且病理确诊为肾细胞癌患者,排除良性病变.分析不同肿瘤大小与一些不良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包括组织类型Fu-hrman高级别、伴淋巴管浸润、伴坏死、伴肉瘤样变、Ⅱ型乳头状癌及高分期(≥pT3)等.结果:1 703例肾细胞癌患者中男1 201例(70.5%),女502例(29.5%),中位年龄56(20~89)岁,平均肿瘤最大直径(2.7±0.9) cm.各种不良病理特征共发生197例(11.6%),<1 cm1例,1~2 cm 11例,>2~3 cm 78例,>3~4 cm 107例,进一步发现肿瘤的大小与组织类型Fuhrman高级别(P<0.001)、伴组织坏死(P<0.001)、Ⅱ型乳头状癌(P =0.049)及T分期≥pT3期(P=0.018)等明显相关.肿瘤大小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得出Fuhrman级别(r=0.287,P<0.001)、是否伴有组织坏死(r=0.130,P<0.001)、病理分级是否>T3期(r=0.090,P<0.001)、是否伴有肉瘤样变(r=0.052,P=0.032)和Ⅱ型乳头状癌百分比(r=0.051,P=0.03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1a期肾癌的肿瘤大小亦与一些预示不良的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直径≤2 cm肿瘤的各种不良病理特征发生率较少,直径>2 cm肿瘤直径越大,不良病理特征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加,危险程度明显提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