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大鼠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在结膜抗瘢痕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Journal of Regional Anatomy and Operative Surgery(2020)

引用 1|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比较前房穿刺法和植管法建立的2种大鼠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并观察术后眼压和结膜滤过泡情况及术后结膜瘢痕形成过程.方法 将30只SD大鼠分为穿刺组和植管组,其中穿刺组15只15眼采用穿刺法,植管组15只15眼采用植管法.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1周、2周、4周检测大鼠眼压,观察手术区结膜及角膜组织的充血水肿情况、前房情况及滤过泡形态变化,并记录滤过泡维持时间及生存率;术后4周分别摘取2组大鼠眼球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苦味酸狼红染色观察结膜切口的愈合情况及瘢痕形成.结果 2组术后3 d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2组平均眼压比相比,仅术后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2周、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术后1周滤过泡形态扁平,术后2周几乎观察不到;植管组术后1周滤过泡隆起较穿刺组明显,术后2周滤过泡逐渐局限,结膜组织包裹PE管末端,术后4周仅观察到滤过区结膜组织包裹PE管末端.穿刺组滤过泡维持时间为3~5 d,平均(3.5±0.64)d;植管组为10~14 d,平均(12.5±1.85)d.滤过术后1周植管组滤过泡的生存率(26.25±3.25)%高于穿刺组的(10.50±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组织切片染色显示,2组手术区结膜组织均可见大量胶原组织沉积,而植管组术区结膜组织明显较厚.结论 大鼠前房穿刺法与植管法均可成功建立青光眼滤过手术动物模型,且植管法更有利于观察滤过泡形态及瘢痕形成,可用于青光眼术后抗瘢痕相关研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