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透析时机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2020)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时机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腹透新置管并长期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置管术时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入选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5.5 ml·min -1·(1.73 m 2) -1]和晚透析组[eGFR≤5.5 ml·min -1·(1.73 m 2) -1],随访终点事件为转其他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肾移植)或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法分析腹透患者全因死亡及技术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342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早透析组165例,晚透析组177例。与早透析组比较,晚透析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男性比例及血红蛋白、血钙及CO 2结合力水平较低,而合并高血压比例、血磷、血尿酸、血尿素氮水平较高(均 P<0.05)。中位随访时间33(16,57)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晚透析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早透析组(Log-rank χ2=12.004, P<0.001)。在校正性别、置管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因素后,早透组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风险比是晚透组的1.950倍[ HR=1.950,95% CI 1.019~3.730, P=0.04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透析时机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不受体重指数、糖尿病分层等因素影响(交互 P值均>0.05),但与置管年龄存在交互(交互 P值<0.05)。按置管年龄进行分层后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48岁)早透析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 HR=21.287,95% CI 2.609~173.665, P=0.004)。 结论:早透析组腹透患者的病死率更高,该差异在低年龄组更明显,且独立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及高血压。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