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人工骨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2015)

引用 2|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构建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聚己内酯(PCL)人工骨支架,观察其微观结构,与转基因种子细胞相复合构建出组织工程化 Nano-HA /PCL 人工骨支架,观察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配置 Nano-HA 质量分数为15%的Nano-HA /PCL 混合材料粉末,采用 SLS 技术制备出纯 PCL 与 Nano-HA /PCL 人工骨支架并用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Nano-HA /PCL 人工骨支架的微观结构。64只新西兰兔制作骨缺损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以携带 hBMP-7目的基因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本研究的种子细胞。复合材料组骨缺损处植入 Nano-HA /PCL 人工骨支架+种子细胞,单纯材料组骨缺损处植入Nano-HA /PCL 人工骨支架,对照组骨缺损处植入纯 PCL 人工骨支架,空白组骨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对4组进行术后大体观察,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各组中随机选取 4只兔,经 Micro-CT 扫描, Micro-view 软件进行骨缺损植入区域的三维重建,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将各组第 12周骨缺损样本石蜡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与 Masson 染色后,普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Nano-HA /PCL 人工骨支架的骨架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同时在 PCL 颗粒表面均匀黏附着 Nano-HA 颗粒粉末。复合材料组术和单纯材料组术后第7天、对照组术后第14天均能用前肢站立;术后第28天,复合材料组右前肢主动活动范围基本正常,单纯材料组右前肢可自主活动但活动受限,对照组右前肢自主活动明显受限,空白组仍不能用前肢站立。术后1~14 d,各组缺损区域均无感染现象,缺损伤口均为甲级愈合。使用 Micro-view 软件对4组 Micro-CT 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术后第 12周时观察到空白组骨缺损两端仍没有完全连接。对照组骨断端已完全连接,但骨髓腔未通,单纯材料组骨缺损区域新骨结构完整、连续,缺损几乎完全修复,骨髓腔大部分已通;复合材料组骨缺损区域新骨结构十分完整,骨缺损已经完全修复,骨髓腔已经完全再通。术后 12周的组织学切片,复合材料组材料植入区板层骨生成明显,骨小梁排列规则,新生骨组织中已几乎不存在间隙,单纯材料组材料植入区内仍有部分植入材料残留,材料区部分结构为松散的编织骨所代替,新生骨组织中间仍存在少许间隙,对照组的材料植入区仍存在残留较多的 PCL 材料,纤维结缔组织周围有少量的新骨生成,空白组骨缺损区域缺损仍然较大。结论通过 SLS 技术所构建出的 Nano-HA /PCL 人工骨支架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联合种子细胞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优良的骨缺损修复能力,降解速率优于纯 PCL 人工骨支架。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