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2018)

引用 2|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究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利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1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测量值的大小分为3组,不足400 ml/min的37例患者为低流量组;400~600 ml/min的44例患者为中流量组;超过600 ml/min的39例患者为高流量组.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患者进行1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观察患者内瘘失功能和高危事件发生的情况.研究过程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分别测定患者在透析前(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1个月)、透析1年后测定心脏指数(CI)、心排出量(CO)和射血分数(EF).结果 三组患者的高危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患者高危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于中流量组和低流量组(P<0.05).三组患者内瘘失功能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流量组内痿失功能的发生率较高于中流量组和高流量组(P<0.05).透析后,三组的心脏指数、心排出量和射血分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CI、CO及EF水平较透析前有所升高,高流量组的各项指标升高程度较低流量组和中流量组明显(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时,要注意对血流量的限制,要防止血流量过大导致的心力衰竭,同时要避免血流量过低引起的内瘘功能丧失.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