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miR34b/c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201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粪便miR34b/c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从98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粪便、血中分别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组织、粪便和血中miR34b/c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结直肠癌癌组织miR34b/c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91.8% (90/98例),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4.08%(4/98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用癌组织、粪便、血标本miR34b/c基因甲基化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组织 91.8%(90/98例) 和95.9%(94/98例);粪便88.8%(87/98例)和91.7%(66/72例);血83.7%(82/98例) 和87.5%(63/72例).结直肠癌患者粪便miR34b/c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与癌组织检测结果大致相同.结论:miR34b/c甲基化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分子生物学特征,粪便miR34b/c基因甲基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粪便miR34b/c甲基化异常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