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对比研究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7)

引用 1|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对比性研究宫颈小细胞癌(SCCC)与宫颈非小细胞癌在发病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预后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并探究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宫颈小细胞癌患者63例(SCCC组)和根据诊断时间及相近的FIGO分期配对的宫颈非小细胞癌(鳞癌、腺癌)患者60例(对照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情况,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差异,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SCCC预后的因素.结果:①SCCC组患者初诊的中位年龄较对照组年轻(40岁vs 44岁,P=0.001),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脉管累及率及手术切缘阳性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临床症状、肿块大小、诊断分期、术前治疗、术后治疗等方面比较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存分析中,SCCC组的累积5年生存率(29.2%)与累积5年无瘤生存率(26.6%),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2.6%、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影响SCCC预后的多因素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4.784、3.067,P<0.05).肿块直径≥4 cm是影响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10,P<0.05)和FIGO分期(Ⅰ B2以上)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 =2.793,P<0.05).结论:SCCC患者更年轻,其临床症状、病灶外观、治疗方案等和宫颈非小细胞癌相似,但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累及率、宫旁浸润率及手术切缘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宫颈非小细胞癌,预后极差.影响SCC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有无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肿块直径.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