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经验分析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2019)

引用 5|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5—2016年69例尿道下裂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至11年,患儿发生尿道狭窄时,首先予以尿道扩张,最终以患儿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道憩室为治愈标准(包括间隔时间>2个月行尿道扩张1次的轻度尿道狭窄患儿).结果 69例尿道下裂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患儿中,22例经间断规律尿道扩张治愈(31.88%);28例(40.58%)通过间断尿道扩张后缓解时间较短,经留置多孔硅胶软管支架治愈;13例(18.84%)采用尿道扩张及留置支架管后无改善行尿道狭窄切开,同期行尿道成形术,治愈8例,3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2例出现尿道瘘,6个月后尿道瘘修补成功治愈;6例(8.7%)尿道探针无法通过,尿道扩张未成功,采用切除尿道瘢痕,一期预置尿道板,二期行尿道成形术,治愈4例,1例尿道瘘6个月后行尿道瘘修补术成功治愈,1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结论 对于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患儿,根据个体狭窄情况选择普通尿道扩张,或短时留置硅胶软管支架,可有效解决狭窄问题,临床效果肯定,有推广价值;尿道扩张失败的患儿应行尿道狭窄切除术,并同期或分期行尿道成形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