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线结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 Surgery(2019)

引用 2|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调查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线结反应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30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放组及腹腔镜组,所有患儿随访至少10个月.回顾性分析发生线结反应患儿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过敏史、手术时间、反应侧别情况,采用χ2检验对影响线结反应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线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和0.8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腹腔镜术后线结反应具体表现包括:皮下结节(11例)、脓肿(7例)、皮肤瘘(4例).其中术后1个月内发生9例(45%),术后1~6个月内发生9例(45%),术后6个月以后发生2例(10%).应用丝线及Prolene线的患儿线结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633).双侧斜疝患儿的线结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侧斜疝患儿(P=0.011).行双侧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患儿术后发生线结反应的侧别中,左侧占42.86%(6/14),右侧占42.86%(6/14),双侧占14.29%(2/14).3例(2例左侧,1例右侧)经取出缝线后痊愈,2例(均为右侧)复发.结论 线结反应是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术后1个月内线结反应发生率较高.双侧斜疝可能是造成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后线结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