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后颞叶放射性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2014)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引起颞叶放射性损伤(temporal lobe necrosis,TLN)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01-01-2008-06-3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88例接受IMRT根治性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发生TLN的情况,并分析了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诱导化疗、同时期化疗、辅助化疗、联合化疗、鼻咽照射总剂量、鼻咽照射分次剂量、后装治疗、糖尿病或高血压病、肝病、吸烟、颞叶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与TLN发生的关系,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TLN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了具有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累积无颞叶损伤生存情况.结果 288例患者中有33例(11.5%)出现TLN;576侧颞叶中有41例(7.1%)出现TLN.TLN潜伏时间为17~70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ROC曲线分析显示,本组患者颞叶最大剂量分界点为65.85 Gy,颞叶平均剂量分界点为15.42 Gy; 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T分期、颞叶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是鼻咽癌放疗后TLN独立危险因素.T4、颞叶最大剂量≥65.85 Gy及平均剂量≥15.42 Gy的患者3年及5年累积无颞叶损伤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风险的患者,P均<0.001.结论 T4、颞叶最大剂量≥65.85 Gy和平均剂量≥15.42 Gy是鼻咽癌IMRT后发生TLN的危险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