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China Cancer(2019)

引用 3|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出国人员的国际交流合作的现状及归国后的发展成果,分析影响出国人员发展成果的因素.[方法]以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职职工,曾有出国学习/进修/工作1个月以上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微信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人员类型、出访类型、出访国家、归国后文章课题成果及后续交流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研究中共99人完成问卷调查.临床及临床相关科室人员85人(85.86%);行政管理人员14人.目前,副高及以上职称76人,占总人数的76.77%(76/99).首次出国时,中青年骨干为主要出国对象(博士学位者占70.71%、工作年限≤10年者占76.76%、中级及以下职称占66.67%).身份为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为主,派出地点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为主.从出国期限看,以超过6个月的学习研究为主(64.6%),平均11.85个月.资助类别中,以外方资助(51.79%)及本院经费资助(15.18%)为主.归国后,共有89名人员(89.90%)发表154篇文章,其中98篇SCI文章(63.64%),影响因子>5分的SCI文章30篇(30.61%,30/98);共有73名(73.74%)人员累计申请课题123项,其中国际课题5项(4.07%),国家级27项(21.95%),省部级课题25项(20.33%).综合自我评估后,分别有76.76%、65.66%、62.63%、22.22%和58.59%的出国人员认为出国提高了自身英语能力、科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医院的医疗水平.[结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出国学习交流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出国学习有助于提高人员的自身临床、科研能力,促进学科建设及医院的发展.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