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混悬液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2019)

引用 3|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经病理明确诊断的152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cT1~3N0~2M0)患者,经4~6个周期的NAC后根据腋窝淋巴结(ALN)转移情况分组:A组67例为初始阴性且NAC后仍为阴性,B组85例为初始阳性且NAC后转为阴性.两组患者均通过注射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切取前哨淋巴结(SLN)组织并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通过石蜡组织切片观察所有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 152例患者中143例检出SLN,SLN检出率为94.08%(143/152),其中53例ALN呈阳性,73例SLN呈阳性,8例SLN阴性但ALN呈阳性,准确率为94.41%(135/143),假阴性率为9.87%(8/81).A组67例检出SLN 64例,检出率为95.52%(64/67),准确率为96.88%(62/64),假阴性率为5.41%(2/37);B组85例检出SLN 79例,检出率为92.94%(79/85),准确率为92.41% (73/79),假阴性率为13.64%(6/44),其中检出1、2和≥3枚SLN的假阴性率分别为26.67%(4/15),12.50%(2/16)和0(0/13).结论 纳米碳混悬液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乳腺癌NAC后SLNB示踪剂,对于初始ALN阳性经NAC后转阴的乳腺癌患者,SLN检出≥3枚的假阴性率小于10%,满足临床需求.在乳腺癌NAC后应用纳米碳混悬液进行SLNB是一种可行性和安全性均较高的现代医学技术手段.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