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PIVKA-Ⅱ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18)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共298例.其中,肝细胞癌组18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11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组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3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PIVKA-Ⅱ、甲胎蛋白水平,分析PIVKA-Ⅱ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及PIVKA-Ⅱ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组PIVKA-Ⅱ和甲胎蛋白水平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组、胃肠道恶性肿瘤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VKA-Ⅱ、甲胎蛋白联合PIVKA-Ⅱ对肝细胞癌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甲胎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联合PIVKA-Ⅱ对肝细胞癌检出的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IVKA-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KA-Ⅱ、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均有诊断价值,但PIVKA-Ⅱ优于甲胎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94,P<0.05).血清PIVKA-Ⅱ水平与肿瘤大小、数目、门静脉/肝静脉癌栓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血清PIVKA-Ⅱ检测有助于肝细胞癌的诊断和临床病理预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