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研究进展

Journal of Digestive Oncology(Electronic Version)(2016)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上高发病率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前十位[1].肝癌常常伴有门静脉侵犯,并形成门脉癌栓,但肝癌伴有胆管癌栓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并且诊断上易与胆管结石、胆管癌、肝功能衰竭等疾病混淆.文献报道肝癌患者合并胆管癌栓的发生率仅为1.2%~9%[2].伴有胆管癌栓的肝癌常发生梗阻性黄疸,该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而未引起梗阻性黄疸的胆管癌栓,其术前诊断率低、术中无法进行针对性处理,术后易引起肿瘤肝内复发,使得患者无瘤生存期显著缩短,5年生存率也随之降低[3].因黄疸而入院的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诊断上和胆管癌、胆管结石、肝门部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仍有一定难度,近年来可通过磁共振等检查来提高诊断率.累及肝门部的胆管癌栓可同时累及肝尾状叶胆管,使得胆管癌栓的外科切除率显著降低[4,5].目前针对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患者,虽有较为统一的治疗标准,但仍未有统一的手术方式.本文将从胆管分级、胆管癌栓的病理特点等方面来探讨几种常见的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外科处理方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