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危险因素分析及卒中急性期治疗对早期痫性发作的影响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8)

引用 1|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息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卒中急性期治疗对其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均为首次发生缺血性卒中并且无癫痫病史且于2014.9至2017.2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患者.经过调取入院病志及电话随访,确定入组患者并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Logistic回归用于评估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的影响因素及卒中急性期治疗对其的影响.结果 共有1224例患者入组,其中28例(2.3%)患者出现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经单因素分析,在TOAST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病灶累及皮质及急性期使用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与病灶累及皮质(OR =2.494,95% CI 1.094 ~5.686),急性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OR =0.177,95%CI0.047~0.657)、他汀类药物(OR =0.145,95% CI 0.051 ~0.418)、降压药物(OR =0.337,95%CI0.123 ~0.921)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灶累及皮质的缺血性卒中更容易发生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及降压药物治疗或许可以降低卒中后早期痫性发作的发病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